天授元年九月,熙宁公主继位称帝,大齐进入女皇时代。
天心城内大臣们一致认为,新政应当继续,广德皇帝的政治遗产应当被发扬光大。
奈何儒法思想毒害至深,非一朝一夕可以解除,而武人的权力,必须尽快加以约束。
诚如广德皇帝生前所言:
“将权力猛兽关押在牢笼中,每一步都要如履薄冰。”
广德皇帝会在冬天带女儿走出天心城,来到汉江河畔。
不惧严寒,不畏风霜,刘堪望询问女儿:
“我能走到对岸吗?”
熙宁公主道:“爷爷可以。”
刘堪好奇问道:“为何?”
小女孩眨巴眼睛:“爷爷会御剑飞行啊。”
“不要说什么御剑飞行!”
父女俩谈话到此结束。
刘招孙死去三十多年了,他留下的极圈体制被刘堪破坏殆尽。
在广德皇帝的不懈努力下,大齐境内,文官武将,皇亲国戚,不再拥有特权。
如果非要说他们有什么特权的话,那就是上位者的荣誉感。
这种荣誉感,要求他们在帝国面临危险时身先士卒。
思绪回到现实。
“诸位,到了为国捐躯的时候了,若让刘无忌得势,不仅诸位身家性命不保,先帝的改革大业亦将付之东流!”
大行皇帝的葬礼还没举行,天授帝便匆忙召集群臣,商议京城防守事宜。
形势可谓危急。
刘无忌在江夏起兵后,各地响应“靖难”者数不胜数。
蓑衣卫情报显示,河南、山东一些州县的兵马调动频繁,有些军队已经开始向天心城进发。更要命的是,叛军一路南下,畅通无阻。
截止九月初,闽浙、两广、湖南、云贵、四川继续对朝廷保持忠诚,上书谴责刘无忌恶行,积极维护新政。
其余各省,要么加入刘无忌的靖难大业,要么作壁上观,对京城发出的勤王诏令置若罔闻。
京畿周边几个州县的驻军,早早就被康光绪抽调回京。
户部截留了发往河南、山东的兵饷粮米,计划运往辽东加强防御的数百门火炮在吴淞口被截留,逆流而上,运抵京师,布置在了天心城各城门,加强京城防御。
陆军元帅邓天培捧着一封刚收到的情报,向天授皇帝汇报:
“襄阳汇集各方援兵八万三千余人,主要为湘军、川军和江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