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尚辅率领一批精锐径直南下,从云南行省和岭南行省向南探查南诏国和其他一些小国的境况,为将来收购廉价粮食和倾销大秦商品做好准备。
而在南直隶的海边,大秦皇家船厂悄无声息地建立起来,陆沉特地从将作局调去十余名擅长管理又懂门道的大匠,再从坊间寻找各种懂得造船工艺的能人异士,一步步打磨制造船只。
沙州那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木可以从衡江顺流运下,直达皇家船厂的船坞之内,极为方便快捷。
总而言之,陆沉在大力施行内政的同时,并未忽略外部的情况,大秦儿郎的足迹已经开始向外延伸,只不过陆沉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因此当下他还只是让人尽可能收集信息,默默地做着准备。
在朝廷公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的同时,陆沉再度对朝堂架构进行了一些调整。
原因很简单,时至今日新政部的权限越来越大,而且与朝廷很多部衙存在职能的重叠和冲突,高汝励多次上奏恳请天子重新划分权责,不然他总觉得心中不安,同时也因那些乱七八糟的麻烦而头疼。
及至三月下旬,陆沉终于完成这一项繁杂的人事整合。
军机处和军工部不受影响,新政部被拆分为农业部、工商部、交通部和科技局,与原先的礼吏户工刑兵六部并列,各部的权责得到进一步的划分和明确。
此外太医院升格为太医监,掌管全国医学、问诊、药材和卫生诸事,年过七旬反而老当益壮的薛怀义荣任首任监丞,并且在陆沉的指示下,正在组织一大批名医编写最简单最实用的问诊教材,力争培养出越来越多能够解决一些小病小患的郎中。
刘元执掌的御史台历经多年的辛勤付出,已经在京城、南直隶和二十三个行省各府县建立起一整套监察体系,陆沉知道这套体系无法一劳永逸,只是目前看来运行颇为顺畅,远远没到老迈腐朽的地步。
大体而言,建设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光看许佐头上越来越白的头发就能知道其中的不易,好在陆沉有足够的威望震慑一切宵小,朝廷终究还是一步步艰难地走了过来。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皇宫勤政殿内,名臣良将济济一堂,正在聆听天子的训示。
“过去这五年诸公辛苦了,你们为朝廷呕心沥血,朕都看在眼里。”
御案之后,大秦开国皇帝陆沉面带赞许,神情温和。
他今年已经三十六岁,即便国事繁重日理万机,岁月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