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大瓮,鲜卑人必从大鲜卑山之南的紫蒙川入境。
梁军可以从辽西直插紫蒙川,关门打狗。
王猛道:“然则大军一动,国中细作立即就能探之,拓跋什翼健未必去辽东。”
梁国在代国有细作,代国在梁国肯定也有。
大规模动员兵力,肯定避不过拓跋什翼健的耳目。
“无需大军,一万六千玄甲军从代郡快速穿插,咬住拓跋什翼健的后路。”
拓跋什翼健每次南下,虽号称十万骑,但真正能战之军也就两三万人马,不可能都带出来,一万六千玄甲军足矣。
而且还有辽东的镇军。
“若是如此,倒也可行。”王猛点头同意。
秋收刚一开始,拓跋什翼健七万骑兵南下,号称二十万,目标却不是辽东,而是代、并、幽三州,驻扎在弹汗山,立起营垒,摆出一副长期不走的架势。
自檀石槐立庭于此以来,弹汗山之于鲜卑,如同泰山之于华夏。
大量代国斥候、游骑渗透入内地。
这一举动反而让李跃有些摸不着头脑。
“莫非杨将军消息有误?”王猛疑惑道。
李跃来回踱步,杨略掌管校事府近十年,胆大心细,从无疏漏,“杨略不会出错,朕相信他,拓跋什翼健这几年长进不少,也会声东击西了,驻兵弹汗山必是吸引我军注意力,然后突袭辽东!”
王猛道:“崔都督近日有奏表传回,已在辽东坚壁清野,即便拓跋什翼健有诈,辽东可保无虞。”
“不,不仅是辽东,朔州也要防患于未然。”李跃相信杨略的情报不会出错。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拓跋什翼健的心思说变就变。
向朔州派出一支五千人的北军后,李跃继续静观其变。
若不是士卒刚刚南征,府库粮草不足,李跃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去,踏平弹汗山。
但对付草原,要么不打,要么一战定乾坤。
李跃没精力花费四十三年去跟拓跋什翼健反反复复的鏖战。
梁国这么玩,迟早也会崩溃。
拓跋什翼健也在弹汗山按兵不动,似乎也在观望之中。
就这么隔着几千里大眼瞪小眼,拓跋什翼健先送来战书:“昔日云代一别,已近十年矣,如今君统南夏之众,吾提沙漠之军,可会猎阴山之下,一决雌雄!”
“你家代王什么身份,还用得着朕亲自出马?”李跃一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