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定是师出名门。你们可曾听闻过这号人物?她为何会来水梁山呢?”
“舞剑仙?从未听说过……”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事态发展。或许是忌惮陈氏武馆在西边的威势,片刻后,他们便不再议论此事,转而对踢馆的姑娘评头论足起来。
男人感兴趣之事,除了钱财与权势,便是女人。一番谈论下来,此女的外貌在众人脑海中逐渐有了大致轮廓。
不过,大多数人虽嘴上说得热闹,心里实则更为关注此女的来历。虽说陈氏武馆的陈馆主武功并非顶尖,却是斩铁流五品境界的人物,在水梁山也算小有名气。
近年来,朝廷刻意提高药草税收,打压价格,致使习武之人的进阶愈发艰难,寻常人家已很难再培养出武师。如此一来,江湖武林的格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之势。常年浸淫武道之人对此感受颇深,可那些在刀口上讨生活的绿林人士却不太在意,外行人更是如此。
在水梁山,踢馆之事极为罕见。或许这预示着有新的势力即将崛起或介入,众人皆这般猜测,随即又开始为自己的前程谋划起来。
“小姐,江湖中当真有如此厉害的女子?”小翠在一旁听得仔细,小声向苏尚问道。
苏尚微微思索,听到女子的名字时,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带着些许自豪。她轻抿一口茶水,心里想着事,嘴上敷衍道:“自然有,小翠,你也曾见过,只是未曾认出罢了。”
“我见过?”小翠一脸茫然,挠了挠头。
江湖之事,初听时饶有趣味,可谈论久了,便渐渐没了兴致。过了一会儿,有关踢馆的话题便被其他生意上的交流所取代。苏尚觉得无趣,便收起心思,继续喝茶。
待衙差回来,苏尚便带着众人前往各个商会,拜访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起初见面时,交谈颇为融洽,可一谈及正事,情况便急转直下。
即便这些有头有脸的商人,也大多不愿前往水梁山做生意。尽管苏尚以县令之名承诺诸多便利,却依然无济于事。归根结底,还是水梁山太过贫瘠。
如今沿海一带,私营生意中以官府管制最严的盐铁生意最为热门。秦国常年征战,生铁的消耗量极大,无论是用于军事还是生产机关,民间的需求都居高不下。
大户们凭借私营盐铁生意赚得盆满钵满,又怎会看得上水梁山那点微薄的利益。在他们眼中,水梁山的生意不仅利润微薄,还充满风险,实在得不偿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