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所看的文字之中。
这就是生命的永存。
那么用一种自私,又或者玄而又玄的说法。
让伱安逸活着的社会,需要一代代人来维持它的存在,可你却只顾自己的享受,不顾它的死活,那么它又何必让你继续安逸呢。
你让它陷入了失去延续的危险,它为何又不能给予你最残酷的报复呢。
正所谓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强大的武力,需要有相匹配的精神文明,才能真正的强盛辉煌,而不是一味的破坏。
正如后世学者们的评价。
游牧对中亚的征服,使得中亚深受其害,欧洲受益良多,甚至可以说推动了欧洲迈向近代化的根基。
朱高炽需要的不是一时的痛快,而是万世的基业,自然考量的是文明的建设,而不是文明的破坏。
否则以如今的武力,他只需要支持军队一路向外打就行了。
但是向外打的过程,如何建设大明,发扬中华文明,才是不败的道路。
此时。
一支支的军队,收到兵部的调令,使用铁道系统前往嘉峪关,或两三日,或三五日。
与前番的北平不同,这次调动的对象遍布大明各地。
最终有高达两万的骑兵抵达了嘉峪关,然后是三万的步兵,加上近十万的军户。
在嘉峪关内,堆积了如山的物资。
豆料稻麦,火石火药,铅子炮弹,绳索麻袋,数百种的物资,分类储备在各仓。
朱棣乘坐火车抵达甘州。
朱能带着一众将领,早已在甘州火车站台等候。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当朱棣出现在车厢门口,他的老部下们激动地狂喊。
以前是燕王,现在是太子,未来是大明的皇帝。
身份的加成,让朱棣的气势霸气侧漏,人心激动,恨不得站到朱棣身前向他效忠。
朱棣一脸的笑容。
在京城三年了,再不离开京城,自己都要忘记了如何打仗,忘记了金戈铁马的荣光。
“咱来了。”
朱棣轻轻的说道:“扫平一切不服。”
如此狂妄的话语,没有人觉得太子的嚣张,相反,人们更受鼓舞,他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将军。
“大明必胜!”
“大明必胜!”
“大明必胜!”
甘州站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