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陈松回到了书房。
在书房中收拾了一下,陈松带着几本习题册,带着几个随从,往学堂而去。
……
陈松这里倒也没什么事,虽说应天府中的那些勋贵数量多,可上面有朱元璋压着,倒也没有多少坏事的。
陈松没什么头大的事情,可朱元璋这里的事情却让他头大不已。
礼部尚书任昂上书了,奏请朱元璋重开科举。
自从洪武六年断绝科举之后,距今已有九年时间。
这九年间,科举几近崩溃。尽管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不断的上书,可依旧没有什么作用。
正所谓物极必反,朱元璋在洪武六年禁止科举,实在是无奈之举。
天下草创,朱元璋接手被糟蹋了几十年的江山,面临一个非常窘迫的问题,手中无官可用。
手中虽然有百万雄兵,可能治理地方的官员没有多少。
万般无奈之下,朱元璋于洪武三年下诏,下放科举之权到地方,令全国各省连试三年,也就是连着举行三年的科举。
而且,一旦中得举人,都可以免掉会试,直接做官。
《明史》记载:时天下初定,令各行省连试三年,且以官多缺员,举人俱免会试,赴京听选。
读书人的那些操守嘛,也就那样。朱元璋的本意是好的,可好心办坏事。
科举之权下放地方,正是弄虚作假的好时机。
一时间,产生了大量的“举人”,而这些“举人”也在很短的时间内走马上任。
可代价就是,出现了很多不会写字的“举人”治理地方。
没办法,朱元璋只好于洪武六年禁止科举,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朱元璋看着手中任昂的奏折,回想起了当初的场景。
那种恐怖的场景挥之不绝,朱元璋犹豫不决。
“标儿啊,你过来看看这份奏折!”朱元璋看向正在旁边处理奏折的朱标。
朱标放下手中的活儿,来到了朱元璋的旁边。
朱元璋将手中的奏折交给了朱标,接过之后,朱标认真的看了起来。
“标儿啊,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想说的?科举已经有九年没有举行,奏折上说的这些话也都有道理,可是,当年的那种场景实在是让俺放心不下!”朱元璋一脸惆怅。
尽管陈松弄出来的新学朱元璋也认同,可目前新学实在是太幼小了,幼小到都可以忽略不计。
最起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