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了金秋,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尽管今天的气候并不尽如人意,春天时遭遇了连月的大旱,夏秋的时候又遭遇到了洪涝,但是并州的粮食生产却创下了历史新高,喜获大丰收。
这样的好收成自然是得益于精耕细作的全面推广,经过两年的试点,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在试点区域,粮食的产量至少也提高了六七成,最高的地方可以提高一倍还有余,如此骄人的成绩,让曹亮是信心倍增,所以在今年春天,曹亮决定将精耕细作面向整个并州进行推广,除了不适合进行推广的山地之外,平原地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田地都实施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方法。
全面推广是不同于试点的,在试点区域,曹亮可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证耕作效果,全面推广之后,许多的配套条件,如水利、种子、耕牛、劳动力都必须要跟得上,这将会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毕竟改变农民固有的思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曹亮委派了大量的农事官前往各郡各县,去督促和管理种稙,引导和帮助农民进行精耕细作。
万事开头难,更何况是这么庞大的工程,不过在大量农事官的努力之下,精耕细作还是有效地推广开来,在经历了春季大旱和夏秋大涝之后,粮食产量有增无减,精耕细作的成功,让并州百姓是欢欣鼓舞,大庆丰收。
民以食为天,粮食种稙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统治阶段和普通百姓的难题,虽然天下的土地众多,但广种薄收,效率低下的耕作方式根本无法解决天下百姓的温饱问题,遇到灾荒年月,颗粒无收,种地的农民都沦为了流民,天下焉能不大乱?
曹亮的精耕细作无疑是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的最好方式,历代以来,并州素以山多地少,土地贫瘠称著,所以在天下十三部州之中,并州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一直以来都是排在倒数几位的。
那怕曹亮占据并州,司马懿都不以为然,在司马懿的认知当中,并州荒凉偏僻,粮草产出有限,根本就养活不了太多的人口,曹亮以并州为根据地,想和拥在大半个天下的司马家来抗衡,那岂不是痴人说梦话。
所以司马懿宁可把重心放在对付淮南的王凌身上,也没把并州的曹亮太当回事。
一般来讲,十民抽一兵,也就是说,正常的兵民比例是十比一,拥有十万军队,那必须得有百万人口来做为基础,一个荒凉偏僻的并州,能有百万人口吗?
当然高于这个比例行不行,也不是不可以,但养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