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平帝收到最后一封大捷战报之后,更是豪情万丈,特意交代顾邵坚持住,一定要让西云国付出代价。如果西云国不服,还可以继续打。
反正还有八万战俘,西云国就算不花钱赎回,大周就当多了八万多不花钱的壮劳力,也非常划算。
顾邵对接下来的谈判,信心十足。这份信心来自周平帝的强硬,也来自李元青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大量歼敌。
总之一片大好,朝廷上即使还有异样的声音,但已经不能左右大局。
柳盼儿对京城的事情,虽然非常担心,但她相信李元青有办法保全自己。
周平帝心有抱负,必然也会有所行动。
再加上有高产作物的红薯和土豆,逐渐推广,足够的粮食,就能有更多的人口,国家更加强盛。
战场上的那些事情,她不擅长,柳盼儿就把注意力放在改善农具上。
她在空间里找到农具改造方面的书籍,然后找到最适合梯田的犁。
上面的图形非常细致,各个零件,分别画在图纸上。
柳盼儿特意制作的炭笔,在这时候发挥了作用。
幸好以前学过素描,能够把这些图形原封不动的画下来,并且换算成现在的尺寸,标在上面。
虽然还有腊月二十六的迎春会,但有了第一次迎春会经验,柳盼儿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心思。
县令刘大人得知柳盼儿想改善农具,立即派过来一个木匠和一个铁匠,过来协助柳盼儿。
王木匠和周铁匠得到刘县令的吩咐,赶紧收拾行李和工具来到吉祥村。
尤其是周铁匠,甚至把锻造的炉子也用牛车拉过来。
柳盼儿见人来了,把他们安置在前院的耳房里。
那是一个四方小院,正房三间屋子,两边各两间。空间不大,但也够用。
这里就成了改善农具的临时工坊。
柳盼儿把图纸分别给王木匠和周铁匠。
铁犁并不是所有部位全部都用铁做的,还有很多部位是用木头。
王木匠和周铁匠得到刘县令的交代,让他们听从柳盼儿的吩咐。
王木匠笑着说道:“德瑞夫人,你放心,小的一定按照您的吩咐,把这些零件全部做好。”
柳盼儿也客气回答:“你们能被刘大人重用,证明你们的手艺很好。之前的铁犁拐弯非常费劲,所以我就想着改良。一次不成,咱们就改两次,事在人为,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