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成“无”,当时只有正式公文、书籍或誊抄佛经才写作“无”。
民间已经自然简化到那种程度了,太宗皇帝干脆让课本和公文也简化。
还有“云”,也不写作“云”。
事实上,甲骨文、金文就一直是“云”,直至篆文出现才有了“云”。
第一卷,上古时期。
天地初开,茹毛饮血,继而刀耕火种。
历史课本里面,还以海外岛屿土著,以及国内某些少数民族举例。
接着又是三皇五帝、嫘祖养蚕、仓颉造字、大禹治水等等,一大半都属于上古传说。
第二卷,夏商。
第三卷,西周、春秋、战国。
第四卷,秦汉。
这套历史课本,把上古称为部落时代,把先秦称作封建时代,把秦汉以来称为郡县时代。
中学(初中)二年级历史课本,到秦汉就结束了,且一年级不学历史。
谢衍快速翻阅完毕,指着封面的作者名问:“为什么主编的名字,不但单独换行,还抬升了一格印刷?其余作者都没这样。”
王昇解释说:“那是太祖的名讳。这套历史课本,也是太祖晚年主编的,当时召集了数十位大儒,甚至还有一些外邦学者来辅修。”
“这几十年来一直在吵,听说刚开始没有区别。后来空了一格,再后来单独换行,最后变成换行又顶一格。现在隔三差五还在吵,时不时就有士人在报纸上呼吁,请求礼部不要直接印出太祖名讳。”
谢衍瞬间就想到一个梗,那位空一格的常校长。
中学(初中)三年级历史课本,讲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
谢衍找出大学(高中)一年级课本。
开篇却是唐末五代,继而分讲宋辽西夏,并简述高昌、安南、大理、渤海等国是如何分裂出去的。又讲高丽国如何形成,并出兵侵吞平壤等汉家土地。
谢衍注意到,在这个大明的历史课本里,宋辽两国被定性为南北朝,西夏、高昌、安南、大理、渤海等国则属于割据偏安政权。
而大明太祖、太宗最为卓著的功绩,便是将宋辽南北朝合二为一,并且扫灭诸国恢复汉唐故地。
谢衍虽然不怎么熟悉历史,却一眼就看明白这么编修史书的目的何在。
确定并提升大明朝廷的正统性,尤其是确立对北方草原和东北地区的法统!
大学(高中)二年级课本,终于讲到宋辽末年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