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祐靠的,是身份的压制,权谋的施展,利益的邀买,使得上下臣服。虽常有亲民亲军之举,但刘承祐实则是高高在上的,内外将臣,敬畏的是他苦心孤诣,费十载而不断树立起来的权威......
夜幕降临之际,大军船队渐至,在诸军将领的调度安排下,有序调整,停泊暂驻。暮色之间,舟灯明亮,连成一片,仿若长龙,而新占之松木寨,便是龙首。
身处“龙首”之间,登高西望,赵匡胤身姿愈显雄阔,脚下是江流汤汤,身后是军旗猎猎。首战告捷,他的眼光,已然不局限于夔州境内了,凌厉的目光似乎穿越了千山玩水,两千里州县,落在那座富庶的锦官城间。
此番伐蜀,朝廷给东路军的定位,是为偏军,乃为策应北路大军。但是,不足为人道者,是赵匡胤可没有真的把自己当作配角,甘于陪衬。脑中勾勒出,自夔州以西的蜀国州县及交通,一个想法,在其脑中萦绕,一个计划,在其心中生根发芽。
......
七月下旬的成都城,秋意已经十分浓厚了,秋风萧萧,黄叶飘零,自汉军大举伐蜀后,本就不怎么安宁的西南大邑便震荡不断。
平原上的谷粮已然开始抢割,粮价继续走高,既因为百姓疯抢,也因为大部分粮食,也需运往前线,支持大军作战。
不过,在蜀主孟昶的一道严令下,官府出告,官兵出击,逮捕、查抄了一大批囤积居奇的商贾之后,粮价终于有所回落。
事实上,仅粮食资源而言,蜀中并没有那么得缺乏,只是需要看,掌握在谁的手里。孟昶这一番举动,打击了不法份子,释放了一定的成都民怨,但同样的,也得罪了不少官商,从而催生了不少积极联络北汉的带路党......
“有没有前方的战报?”
近半月以来,孟昶总算是从水晶宫中的美酒佳人、诗词歌赋间摆脱出来,察问军情军政。
自王昭远与韩保贞(正)分赴北、东,主持御汉军事之后,临时主持蜀枢密院的,乃是宰臣欧阳炯。
欧阳炯者,蜀中老臣!所长者何?写诗,绘画,长笛!
政殿内,面对孟昶的询问,欧阳炯尽量安慰道:“三泉虽失,所幸王审超将军,及时毁坏栈道,断汉军南下通途。而今正在修建栈道,日进不过二三里,王枢密北上之后,总督诸关寨兵马,又有漫天岭之险,足以拒汉!”
“至于夔州,尚无战报传来,不过有韩副枢密提前聚兵东援,以三峡之险,亦可无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