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带雨梨花1957的打赏。)
十二口大锅一字排开架在大路上,黄三连张铁匠家的陈年存货都买了来,好几只大锅已经锈迹斑斑了。王源命人将铁锅在护城河里洗刷干净,架上柴火后用猪肉肥膘润了润,登时铁锈尽去焕然一新。
简易的石头锅灶很快支好,也无暇去城中汲取井水,便就用护城河的水烧的滚开,将浮上的杂质捞去之后便将一袋袋的米下了锅。八口大锅下边火烧的旺旺的,很快便有米饭的香味飘了出来。周围百姓们伸着脖子嗅着香味,眼神中满是渴望,有人已经提前将饭碗在河里洗干净攥在手里,就等着开锅吃饭了。
正在此时,王源却发现自己犯了个小儿科的错误——柴薪严重不足。两大车的柴薪根本不够八口饭锅烧饭所用,而且还有四口锅还没点火,那是要烧猪羊肉的,更加的耗费柴薪。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难民中有人立刻行动起来,招呼着能干活的四处收集柴草树枝,甚至有人用随身带着的柴刀将左近的大树砍断,几个人嘿呦嘿呦的抬了过来。王源大喜,求助于守门的军官,请求他们帮着树干砍成柴禾。那军官倒也并不推辞,命了十名士兵用佩刀帮着砍柴,一时间刀光霍霍,用来杀敌的长刀变成了柴刀,倒也效率颇高,不久后便堆了大堆的柴禾。
柴薪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另外四口炒菜的大锅也开始烧火,青菜和大块的肉一起下锅,加盐巴放水开始煮炖,半个时辰后,扑鼻的香味飘向四方,更加引发了一轮咽口水的声音。
终于,所有的柴火都熄灭,十二口大锅中的饭菜均已经熟透,王源缓步走到难民身前数步,拱手道:“诸位父老乡亲,你们家在边镇之地,受突厥贼寇袭扰逃难来到到京城,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今日诸位可以饱食一顿,敞开大吃,不用顾忌。你们别怕饭菜不够,吃完了我们再煮便是,总之管饱管够。”
众百姓喜笑颜开,纷纷叫道:“多谢大善人,大善人你积德行善必有好报。”
也有人叫道:“恩公姓甚名谁,我等也好急着恩公的民字,他日替恩公宣扬宣扬。”
王源呵呵笑道:“不用谢我,你们该谢圣天子在位,没忘了诸位的疾苦,要谢便谢陛下之恩。”
有人恍然叫道:“原来是奉陛下的旨意前来赈济的,我还当这长安城里真有这么好心的人呢。”
王源微笑不语,并不辩解。昨日决定来施粥之时是出于两种考虑,一来觉得这些人可怜,赈济他们是善举,义当所为。二来此举可博善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