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的外高桥成为自由贸易区之后,贸易区随后又经过一次扩区,使得自贸区的范围包括整个浦东。
作为上海面积最大、人口最多、GDP贡献最多的城区,浦东比大多数中国的城市还要大,比香港更具规模。因此这一次扩区其实是相当于把自贸区扩大到了一个城市的规模。
然而,自贸区运行几年以来,对于安康这样的陆家嘴投资人而言其实并没有收获他们预期的效果。原本以为上海自贸区会完全取代香港,甚至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的地位,当然实际上自贸区和安康他们理解的不一样,也和绝大多数人理解的也不一样。
安康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一天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中,无数企业界、金融界人士聚集一堂,听权威人士来解读自贸区的政策。安康也和同事一起研究过负面清单的实际效力。但其实这个自贸区更多的是有利于外贸、运输等行业。金融行业的开放程度还是十分有限的。毕竟,安康专注的金融行业主要是并购,而不是保险、保理、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那些。在加快了行政办事流程但却依然处于监管之中的自贸区,并没有香港、避税的天堂的感觉。
因此,2019年上海临港区域成为自贸区的新片区,在安康的个人理解来看,并不是为了使临港新片区获得比自贸区更大的自由度,而是为了使偏居一隅的临港成为上海发展的新动力。
毕竟,上海及其近郊无论是土地资源、人力资源都已经难以支持上海的快速发展。人口大量集中、通勤时间加长又对民生造成负面影响。大城市病在上海愈演愈烈。
拥有大量土地资源、靠近进出口深水港、远离上海城区的临港则成了上海发展卫星城的新目标。
当然,临港离上海的距离实在是过于遥远。因为历史的原因,临港与上海除了一条高峰期错过四、五趟车才能挤得上的16号线以外,并没有其它快速交通。
要发展产业就要吸引人才,要吸引人才就要发展产业。因此,在临港新片区,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是并举的,而且相关的政策和上海完全不同。
外地人比较关心的身份问题和上海人比较关心的房票问题,在临港都有通融的办法。不管这些人抱着什么样的初衷,先把人吸引过来再说通常是最好的手段。否则的话,连展现的机会都没有。
在这两个政策的加持下,为入驻临港的产业园区和企业招揽人才提供了一个绿色通道。当然最令人振奋的是企业的大手笔投资。比如,特斯拉在临港的上百亿投资就起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