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雾霾这个词逐渐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
从来不戴口罩的我,也逐渐的开始习惯了在耳朵上分别挂上那么一根线。
许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最近对雾霾啊,限行啊,污染啊之类的关注比较多。当然,也仅限于什么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以及单双号限行和针对号码限行之类的防霾措施。
不管雾气下的自然是多么的漂亮,霾这个东西,的确给人们带来了不健康,和生活中的种种不便。
就拿现在城市的洒水车来说,春夏秋三季不管怎么洒水,都是属于正常——因为对民众的影响的确不是很大。而到了冬季,尤其是上冻以后,地面的湿滑就让人行走不便了——其实,不便的不仅是行人,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司机,或者是开汽车的,或者是骑自行车的电动车的摩托车的种种。
在上个月,曾经在古城出现三车连撞、十三连环撞、N车连环撞的情况,问起来的时候,很多人说,洒水车在这么冷的天还在出动,弄的公路上变得湿滑,不仅行车不便容易出事故,连那些老人们走在路上都变得小心翼翼。
在这时候,限行,对我们这些人来说,貌似真的不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很有爱的是,在我上班的这个大楼前的小广场,平日里停放的车辆能从正常车位到过道甚至直接顶到公路的边沿上,就在昨天,来上班的时候突然发现,平日里堵车严重的中山路上竟然看不到几辆车了,公路一下子变得很空旷,而小广场上三三两两停放的车辆更是让我诧异,当时给自己的解释是:周日了嘛,平时开车上班的人都休息了,自然停车的都少了。
也是在这两天,网络上疯传着一段视频,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王福重先生,在广东卫视某栏目中对雾霾产生的根源进行了阐述,用网络上的语言说,在这段论述中,王福重先生很不巧妙的说到了三个观点,一是河北穷,一是河北脏,一是河北吃饱了撑的。
其实要说起来,雾霾这个东西的产生国家早就进行了检测。也已经给出了检测结果,其他地方不说,单说北京和河北,北京的雾霾跟汽车尾气排放有很大关系,而河北的雾霾更多的是煤炭燃烧的污染。
但凡有点基本知识的人都知道,雾霾在这些年的产生和演变。
而雾霾的扩散,和所谓厄尔尼诺现象也有所关联。
专家教授们很少提到的一个观点就是,京津冀北临燕山山脉,西接太行山脉,而冬季华北地区的风向恰恰就是西北风,换言之,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