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于昨日与同事十余人同赴蚕姑坨登山,后与众人分散,独上高岭,寂寂山顶,除却山风呼啸,几无声息,间或飞虫一二只,地龙疾走,暮秋时,草木枯而果实落,山石枯枝外,似物余趣。然别有一番风味,久留不去。记之以为后来者戒。
——题记
山而为吾所喜者,无外乎其形险,其势峻,拔乎其萃,而与众不同也。山势峥嵘,异于众山者,尤其如此。
登山不求山,在于观山也,后来不知此者,失乎登山之乐也。
较众人由谷底而顺势而上而不见景致,余更重者,乃山顶之极目四望,观艳阳,望群山,高矮上下,参差而立,是为登山乐之一也。
群山之上,观山花野草,于风中瑟瑟,或葱葱而绿,或皎皎如雪,或艳艳似火,苟得见万绿丛中一点红,心内狂喜不亚周君于众美环俟发现秋香,此登山乐之二也。
登山者,弃案牍而置身山水,见美景而心生感慨,若见微知著,则有别样心得,此登山乐之三也。
若夫暮春之初,山花野草遍布,或嫩绿,或鹅黄,或淡紫,或洁白,山风亦不甚烈,间或抚来,草木为之折腰。及至仲夏,骄阳当空,烈烈乎,灼灼乎,或远来烛龙降下豪雨,或三四白云若羊若马。冬雪皑皑,连峰若晶莹之戟刃,直插云霄。
小憩于山顶石台,耳听风拂山梁,若马群狂奔,若列车轰鸣,直以为置身闹市,起身四望,乃知群山环绕,头顶蓝天,身趟青石,复翻身,闭眼,任秋日播撒暖热。
或曰:登山如人生,需持之以恒而不可断焉。
小憩尚可,久歇则心内不安。
跨山梁,走峰顶,攀山岩,至沙岭之巅,四望无路,唯脚下大石,遂原路返还。
当是时也,竟见处山谷时四望之犬牙山尖,蓦然高耸于群山之上。若剑刃,若狼牙,参差乎,交错乎,顾念狼牙五坨三十六峰,名非虚传也。而沿山谷小路登山众人,惜乎不见余所见之山势美景。
至谷底,沿路而上,见红叶、苍松、翠柏。及至沙岭下,乃见山腰之断崖密布,不由为余之返还侥幸于心。及至再过一山,乃见沙岭之崖,不过五尺,过崖顶却一路坦途。乃知身在山中不见山,大抵如是。
故曰:登山欲看山,登山不见山。登山不看山,登山只见山。
先贤有言曰:无限风光在险峰。较众人之终点看群山而言,吾固有所不足,然余所见之群山,又不为众人所见也。譬若生命一程,途路纷仍,众人所选,彼各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