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去了,当着建始帝的面大声批判。
眼看着建始帝的脸色沉了下来,即将发作,谢长陵及时站出来,“此言有理。西北连遭战火荼毒,理应先考虑安民。派遣主政官前往西北,主理当地民政,此举势在必行。但是安民也很要紧。陛下,微臣以为,近一两年,西北一地应该免除赋税,让百姓恢复生产,自给自足,朝廷自此也就不用救济。”
“有理!就按照谢爱卿说的办,免除西北一地两年赋税,尽快派遣主政官接管地方,安民,恢复生产。”
建始帝含笑点头,看着谢长陵,越看越满意。这是他亲自挑选的宰辅,比任何人都要优秀,可见他的眼光如何独到。
虽然还没有正式走马上任,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如今政事堂的话事人,不是左相海大人,也不是人在南边的右相于照安。而是年纪轻轻的谢长陵谢大人。
“那该派谁前往西北主政一方?”
接下来,众臣又因为人选问题争吵起来。
所有人都很清楚,这个主政西北的人选,不仅要懂民政,还要有本事压制平江侯。就算压制不了,至少也得是平起平坐,互相掣肘。绝不能让平江侯继续坐大。
如今民间已经有一种非常危险的说法,说平江侯乃是西北王。西北一应大小事,无论是民政还是军事,都是他的一言堂。
这很危险!
令朝臣们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坐针毡!
寝食难安啊!
朗朗乾坤,大乾的天下岂能容忍一个西北王,还是军民一手抓的“王”!
绝对不行!
必须从权势上,从利益上,从财权上,从方方面面加以限制。
这还只是温和的手段。
强烈的手段,有朝臣当场提议,“成王败亡,是时候将平江侯召回京城。他已在西北执掌兵权数年,不可继续。否则,迟早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一说起这个话题,建始帝就皱眉,发愁。
“诸位爱卿,该不该召回平江侯,又该如何召回,可有章程?”
众臣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其中不乏天真白痴的言论。自然也有老成谋国之言,只是略显怂包,让某些人很是不满。
“谢爱卿,此事你如何看?”
“微臣以为,楚王尚在喘息,还未彻底败亡。召回平江侯一事,需缓缓图之。”
某些老臣子连连点头,谢长陵虽然年轻,做事却很稳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