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江铁索?”
蔡瑁有些惊讶,他倒不是不知道这种战术,只是一般这种战术都是在较为狭窄的地区使用,长江江面广阔,倒不是说完全不能使用,但对于船只和铁索的需求可是相当惊人的。
首先,铁链可能需要上千,甚至是两三千米的长度。
当然,这种铁链不会要求完整的,而是分成一段一段百米长短的距离,然后拴在船只上。
为了负担沉重的铁链,因此所需要的船只都得是大型船只,最小也得是载人五十到百人的艨艟,最佳选择自然是上百人的楼船。
假设所设铁索宽度为两千米的话,那就需要四十至八十条百米长的铁链,八十艘到一百六十艘巨舰。
“好!”
蔡瑁一咬牙,答应了黄祖所请:“我给你调十艘楼船,士族五十艘艨艟。”
“不够。”
黄祖一口回绝道:“最少二十艘楼船,一百二十艘艨艟。”
“哪里需要这么多?”
蔡瑁急了,他总共也不过二十艘楼船,艨艟经过分兵之后,也只剩下了一百八十艘,而且黄祖索要的艨艟,必然是大型艨艟,蔡瑁如何舍得。
黄祖却是振振有词:“此战,必然是我江夏水军为先锋,我手中安能没有大舰巨船?除此以外,德珪你还需再挑选两千小船精锐士卒给我。”
蔡瑁心中不虞,对黄祖的贪得无厌很是不爽:“为何还要小船?”
黄祖没好气的瞪了蔡瑁一眼:“若是对方以小船为先导,跳帮船柱,没有足够的人手如何防守?再有一个,对方大船巨舰甚众,我思来想去,唯有火攻一策可收奇效,若是没有足够的火船,如何行此奇策?”
“若是你不舍得,我也不需要你调拨船只于我,只需那船柱守备之事尽付于汝便可。”
黄祖的话把蔡瑁给逼到了墙角,登时哑然,过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毕竟船柱的防守可要比城池困难的多,而且水上作战,毕竟往来不便。尤其蔡瑁并非武力高强的猛将,临阵肉搏可不是他的强项。
思索再三,蔡瑁还是决定听从黄祖的安排,只要别让自己去一线即可。
于是,两人达成意见,蔡瑁按照黄祖的要求将舰船调出,而后者则紧急安排船只封锁江面。
好在江夏、襄阳水军也是训练有素,平日里这等战法就经常操演,眼下虽然临时操作,却布置的很是齐整。
等到天亮时,在州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