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底时候,王言真的忙了起来,甚至于全家都忙了起来。
不止是有玉郡主等人上门,还有许多其他的豪门大户派了能够代表家族的头牌,借着年底大朝拜的时候,来找王言蝇营狗苟。
有人来结好拉拢,有人来上门求办事儿。这都是次要的,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寒门子弟,大过年的也不回家,跑来找王言自荐,希望可以得到王言的赏识,做老王家的门下走狗,给王言办事儿。
这当然是得益于王言的好口碑,因为他培养庄户子弟的原因,找了很多的寒门子弟做老师,许诺了今后会给他们当官的机会。
哪怕如今杨坚已经在推行科举制,但豪门大户的力量仍旧很强大,科举也不过是选一部分而已,剩下的官员名额,也还是为豪门大户把控着,他们仍然能够举荐,能够安排。
王言不是豪门,但却已然是实在的大户,又是坚定的皇家走狗,太子麾下头牌,大隋战神,他当然也有资格给人安排工作。
以前那些被他忽悠着给庄户子弟教书的寒门子弟,在灭了突厥之后,他都给弄到了草原去当官。一来兑现承诺,二来也是加深他对草原的掌控。
如此再加上他对突厥部队,对大隋边军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并州至草原的军政事,他都有着相当的影响。
直接一点说,他同意了的事情不一定能成,但是他不同意的,一定不成。不过他是皇家走狗吗,没有不同意的时候,但这种影响力在那就是了。
说的具体一些,在太原的唐国公李渊,也得仰他王某人的鼻息……
也是他真办事儿,安排了那么多的寒门子弟,所以他在寒门子弟中的口碑相当好。各地的庄子,都是主动上门应聘教书的寒门子弟。
这之中直接的、有胆量的,就直接来到了大兴自荐。
王言对他们的态度还是很好的,谁来都见面,谁来都请吃饭,都要喝上两杯,聊上几句。有的给安排了工作,有的没有安排,表示岗位有限,还要再等一等。
他能影响到的岗位其实不多,能安排的位置也很少,豪门大户都在限制他的发展。不过总也能安排一些,安排不了的,他还有商事的产业,他还可以出钱给地方建学堂,让这些人都去当老师,有机会再给安排上。
总的来说,不可能所有人都满意,但寒门子弟们也都知道王言的处境,都还算是理解。
他们其实也清楚,哪怕是当了官,今后的路也不好走,也得是一路磕头。毕竟王言就是现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