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就是你想快但快不起来,这个“想要加速”的结果是步幅变大了,而不是速度提高了。所谓的“冲刺”,并不是跑速提高了,而是步幅加大,反而丢失了前摆加速的机会,还因无效腾空的产生,影响了成绩的有效发挥。就像你的偶像博尔特,他的后程速度下降值比较低,能量的利用率其实是很合理的。
吴:对,就像我这样的百米后陈型选手,其实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是没必要过多的拉大自己的步幅去压线的,那样反而会降速。所以在那次之后我的100米压线幅度就没有那么大了,反而是200米的最后三步会刻意的去拉到极限步幅,因为200米最后你的步频肯定会下降的,你的速度本身就降到一定的程度了,这时候拉大步幅,完全的把身体前倾去压线反而会有好效果。
陈:就比如你在燕京世锦赛男子200米决赛上绝杀加特林?
吴:对!
3、训练中“量”与“强度”的关系探讨
陈:从苏黎世回来应该有很长一段假期,这次休假回燕京之后,就要进入冬训了,是吗?
吴:对。所以教练们都要我好好的休息,因为我今天确实参加了太多比赛了,尤其是燕京世锦赛跑了8枪,这个对我的身体负担是很大的。比如9月20多号的苏州全锦赛我就没有去参加,谢震叶和培猛哥都去了。就是因为之前有刘翊大哥的例子,包括炳天哥他09年也参加了特别多的比赛,拿了11块金牌,结果因伤休息了好久,一直到亚运会选拔赛才回归。
陈:现在很多国际田联的签约运动员,在一个年度里,高强度参加二三十次比赛的运动员好像不少?明显没有了传统训练学教科书里,大周期理论的那种时间安排。
吴:不会吧?一个运动员,比如霉国的罗杰斯,我是跟他有过交流的,他的参赛频率是很高的,但应该也不带二十场。
陈:那可能是我们的数据有误。我们回到话题,早先的苏联训练学,建立了按年度划分的训练期、准备期、比赛期、恢复期的周期理论,今天的竞赛实践中,已经突破了。对于一个运动员而言,他需要在高水准的经济环境里才能保持技术状态,对吧?然而大周期理论,以年度为周期的划分原则,与当今竞技比赛的频繁度,以及巅峰较量的竞技环境如何适应?比如你们在时间较长的冬训中,有没有比赛强度的成绩测试?
吴:有测试,但很少。我们正常跑150米、300米都是会手记的,一个阶段的训练结束后也会适当的测试60米、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