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敬畏却又热血沸腾。而站在坡地顶检视到这一幕的总督,不苟言笑的面容也略有松动。
这就是他所依赖的底气和重要凭仗,也是行省最大规模的常备武装;对付一应变化的机动力量预备队。在他一手打造和维系之下,拥有高于大夏平均水准的装备和训练度,足以力压境内一应地方武装和沿边藩属。
分作东西南北中的五大屯营,以应付不同方向的战备和边境支援所需;在有大夏朝廷有所需要的时候,还可以配合地方抽调的团结、守捉兵,在短时间内组成五六万人的大军,进行越境作战或是边地的攻防拉锯。
一旦作战的时间拉长,霍山总督还可以援引和启用到任时,被授予的一道或是数道天城敕令;征发和调集境内诸侯外藩、属国城邦和临近行省的兵马;乃至要求驻守本道行苑别宫的天城近卫之一,参与协同作战。
因此,作为东境众多沿边行省中的,核心重镇兼战略要冲,呼罗珊总督的职位,固然是令人羡慕和眼红,也隐隐深受朝堂的警惕和严密监控;但能够担任并坐稳这个职位的,必然是出身名门大族、宠臣显贵之家。
就像现任的总督潘吉兴,来自世代镇守七海都督府治所——耶城(耶路撒冷),天城近卫之一的护圣军将门氏族;也是护送前代帝君入主伊都的从龙内臣。因此辗转多年要任,积累了大量门荫和功勋、资历之后。
才被破格放任在东方的霍山总督任上,从最初的代行、暂持节,到后来的正任,加衔镇东将军、西河都督;待到天象之变后,又追加了御命大宣抚使的尊号。自此拥有了协同周边各道,处置应对妖变的专属权。
但他反而是越发的深入简出、低调内敛,除了必要的公务和职责之外;在合议例会上也甚少过问,其他的政务、断事诸官长的职分;一心投入整训和编练,直属的屯营各军;就是为了这一刻水到渠成的最终需要。
虽然作为王庭近卫将门出身的家世,让他一脉相承的忠诚与服从,不至于有所动摇和变质;但在全新的变乱之世,想要名正言顺的扩张自身权柄,乃至承担更多职责;却也是任何一个封疆大吏,最为基本的追求。
只是他一直很谨慎和小心,从未露出任何明显的的征兆和迹象;反而为此多次暗中上书请求,将自己调回伊都去;在靠近帝君的位置上,更好的为大夏皇庭出力。哪怕为此降低品阶和职衔,也大可食之如甘贻的。
因此,他的忠诚报效之心,自然得到了来自伊都朝廷的安抚,并再度强调坚守东境的职责重大。但一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