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摇头:
“乃兄是死于战场,不是阴谋诡计,技不如人,死了也得认,这算不得恨。你得负荆请罪,求得上国谅解,保住西山军血脉,以图后事。”
“老师的意思是?”
朱福叹了一口气:
“宗主国如今正在上升期,带甲百万,战舰十万。周围藩属谁跳反,就要承受上国最凶狠的碾压。”
“忍,顺。待过上二三十年,上国不再关注安南,我们再出手收拾黎朝余孽。”
“文惠,你听说过勾践的故事吗?”
……
安南政局,再次风起云涌。
朱福代表阮文惠亲自送来了降表,三磕九拜,十分恭敬。
谈话内容不得而知。
总之,
刘武默许阮文惠退出升龙城,担任归化镇节度使,书面宣布效忠黎朝。
之后,朱福又求见黎维祁。
黎维祁犹豫许久,也选择了接纳。
软弱、妥协是安南小国这一百年格局的底色。
没办法~
黎朝本来就孱弱。
……
黎维祁只想做国王,哪怕只是名义上的安南国王,地方上各路权臣听调不听宣,他也认了。
熟读儒家、史书的他知道自己没有筚路蓝缕、重塑天下的能力。
上国态度暧昧,支持有限。
自己这个“汉献帝”最好认清现实,长袖善舞,多用手腕,借力打力。
膝盖太硬,容易猝死。
还是软点好~
于是,
黎朝,就这么闹剧般的复国成功了。
黎维祁在乌泱泱的投诚军队、官吏的簇拥下,一两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开进了国都升龙城,坐上了龙椅。
第一件事就是,兑现《安南请上国驻军条约》。
要求各地方势力都交纳银子。
谁要是不交,那就不止是反对自己,更是反对上国。
……
黎维祁此人不是雄主,但绝不是庸主。
他这一手借力打力,拉虎皮扯大旗,搞的有声有色。
安南各地势力纷纷捏着鼻子送上数目不等的粮饷,以免被当成典型开刀。天兵不满万,一样不可敌。
金兰湾的万人坑就在那。
天兵的战绩,那是相当的辉煌。
安南地方势力并不服气,但慢慢地他们也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