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而今川氏真的重点任务就是处理远江国人众的骚动。至于更遥远的三河国则交给自己的一门吉良义安暂时处理,今川军主力一撤就让三河国的防御出在真空期,原本支配稳固的三河国陷入更大的动荡中,这就给一些宵小之徒蹿出来浑水摸鱼的机会,其中的佼佼者就是野心勃勃的松平元康。
这个时代恰好出在各地大名积极从守护大名转变为战国大名的门槛期。反应比较迅速的比如东国武家里的相模北条氏康、甲斐武田信玄以及故去的骏河今川义元已经初步完成国中被官谱代化的过程。并在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分国法,以及成体系的财税收入体系。
畿内武家如三好长庆、六角义贤也在积极的做着同样的事情,只是这两家的先天发育不良,进展还不如面对强力谱代众的武田家来的迅速,反应较慢的大名则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光才能意识到战国大名化的重要意义。
而此时恰好是第一批战国大名成型的窗口期,强大如北陆道霸主上総足利家已经基本完成战国大名化的整体过程,并确立以越后、信浓、上野、信浓、出羽、加贺这几国为核心的旗本谱代支配体系,一整套完备的奉行机构与合理的政令体系让他们短时间内无人能敌。
而地处东海道的今川家就要差许多,原本今川义元已经把这一套工作进行到收尾阶段,消耗近十年的时间推行三河国被官谱代化。基本将西三河吉良义时领地之外的国人领主完全吞入今川家的体系内,可随着今川义元突然身亡大批担当中流砥柱的谱代家臣身死而使得战国大名化的推行工作不进反退,重新退回到今川义元刚登位时所处的守护大名时代末期景象。
守护大名比起更稳固的战国大名具有一大弱点,那便是守护大名所依托的只有一国或两国领地,而名义上顺服自己的大名国人可能要远远超过自己实际掌握的领地,所以西国才会出现六分之一殿,阴阳一太守这种夸张到匪夷所思的事情,包括新近崛起的安芸毛利家也是走的传统守护大名的老路。
这种道路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伤亡,还有不必要的战争消耗与损失,缺点是该领国望风而降只是玩一把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把戏,管起门来依然是拥有自治权的大名国人,对于名义上的主公所发出的出兵谕令可以支持也可以无视甚至反对,彼此的关系更类似于地缘利益联合体的盟友,而非正统意义上的国主与家臣的关系。
在吉良义时到来前的越后国差不多也是这个模样,国人领主对当时还很年轻的上杉辉虎阳奉阴违,经常出现三番五次催促出兵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