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善待儒臣之制也!”
吕好问听着,满脸疑惑,不懂祖父为何与他说这个事情。
吕公著看着自己的长孙,道:“舜徒啊……风雨欲来矣!”
吕公著仕宦数十年,他可太清楚,朝中上下,无论新党还是旧党内部,都充斥着很多类似当年的席汝言一般,自矜地位的人。
我已经身居高位了。
我也已经文动天下了。
官家你为何还要让我去做这等‘幸进少年’和‘刀笔吏’才做的事情?
此非国朝善待儒臣之制啊!
当年,他们尚且连去接手一些具体的细务都不肯都不愿。
现在,朝廷若是想要变动取士方向。
开始将科举资源,向着‘格物致知’的方向倾斜,大量提拔任用懂工匠、技巧的官员。
吕公著知道的,他们必然暴走!
吕好问睁着眼睛,看着自己的祖父,他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祖父为何要和他说这些事情。
想了想,他打算把这些疑问吞下肚子里,等有机会见到父亲再询问。
或许父亲能知道答案。
“对了!”吕公著看着吕好问,问道:“舜徒,近来官家似乎命尔等,去有司视政?”
“回大人,确有此事!”吕好问答道:“陛下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而我辈士大夫,欲治平天下,须当知民间疾苦,懂官衙细务,明国朝制度!”
“便命孙儿等,于六部有司,轮流视政!”
“孙儿前些时日,刚刚结束了在吏部的视政,如今已转到了工部……”
“工部?”吕公著眯起眼睛来。
然后,他就猛地坐了起来,喃喃自语:“老夫却是忘了,还有工部和将作监、翰林天文院、元祐浑运局……”
然后,他就看向吕好问,问道:“舜徒在工部,有何感觉?”
吕好问答道:“回禀大人,孙儿在工部,却是学到了许多,圣人书上不曾有的道理……”
“嗯?”吕公著打起精神:“比如呢?”
“比如,水能浮物,盖因水有浮力……”
“嗯?”吕公著皱起眉头来:“此话怎说?”
吕好问兴奋的道:“告知大人,孙儿这两人在工部,跟随着苏公学习、行走于有司之中……”
“孙儿通过请教有司官员,并得苏公点拨已学会了,如何用术算之法,计算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