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的黄土高原上,沟壑中树木稀稀拉拉,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大家终于稍稍微微的松口气,因为忙活一年到冬天可以歇歇脚。
农民,永远都是最苦的。
像个永动机一样,世世代代为自己的生活付出全部力气。
最后买不起一只眉笔,还会被嘲讽不努力。
原西县,石圪节公社,双水村。
因为哭咽河和东拉河两条小河从村中穿过,因此才有了双水村这个名字。
靠东拉河这边叫田家屹崂,总共分成了两个生产小队,生活在这里的主要是田姓人家,以及从外地迁来的少数杂姓人家。
因大队书记田福堂家在这里,所以大队部也设在田家屹崂,现在如果有直升机在高空之中俯视整个村,你会发现基本上100多户人家,大多数住着的窑洞都很破旧。
黄褐色的山崖下,分布着一排又一排的窑洞,有集中居住的其中也有三三两两的散户。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大都是就地取材,之所以叫“窑洞”就是直接挖土挖出来一个洞,再将土窑洞用石头加固那自然就是用石块垒砌,一口简简单单的窑洞就这么形成的。
看起来灰扑扑的与周围的山坡土塬融为一体,望过去有着一丝凄凉。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一些的,在双水村气派的石窑,那已经算是奢华的豪宅了,只有大队部和少有的几户才能住得上。
而靠近哭咽河另一面则是金家湾,除了少数几家杂姓,大都住着金姓人家,看起来要比田家屹崂日子好过一些。
田家屹崂。
一箍看起来十分陈旧的窑洞里,炕上正躺着个高大的男子,唉声叹气看起来十分忧愁。
“唉~”
刚刚融合完记忆,这个时候他已经是孙少安了。
人送外号“西北锤王!”
相比于《平凡的世界》,《人世间》那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不开玩笑的说在70年代,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东北,比黄河高原强的不是一丁半点。
在这你是真会饿肚子!
因为孙少安现在就已经尝到饿肚子的滋味儿。
肚子咕咕咕的在抗议。
作为一个病号,而且还是全家的顶梁柱,哪怕就是生病用来补充营养的食物也只有一个黄面馍馍,这都已经算是全家最顶级的待遇。
因为哪怕是身体不好的孙奶奶,平常的食物也只是棒子面馍馍,至于家里的其他人,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