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就是一篇“战役复盘”和“战后总结”。
因之我们看到的关于监军的记载,通常都是只有负面作用,完全没有正面用处。
可是如果真是如此,这种制度又怎么可能从春秋战国一直传下来。
其实在很多时候,监军是能起到正面作用的。
除了监督军队,提防叛乱,他还掌握着赏功罚过,直达天听的特权。
这就可以激励士气,督促将士用命。
他是天子遣派,事了之后就要拍拍屁股回中枢,和主帅不存在利益冲突。
相反,在后勤补给、友军配合、地方协助等各个方面,将领未必擅长沟通和协调。
但是有个比他更有面子的监军出马,那就容易多了。
所有但凡监军起了坏作用的,都是监军的权力被放大,可以直接插手军事。
而且这个监军对自己的能力全无自知,也真的动用了这项权力的时候。
这一战,如果吃了败仗,晋王监国期间的诸般动作,都会被人牵强附会地扯出来,做为弹劾他造成了这一后果的证据。
但是被弹劾,赵璩是不在乎的。
大不了回去做个闲散王爷呗,他本来也不爱管事。
他之所爱,唯醇……美人美人耳。
只是,如果吃了败仗,很可能会影响到皇兄的改革大计,这是赵璩为之担心的。
而宋朝时候,又恰是监军权力太大的时候。
偏偏那些文官监军又自我感觉特别良好,总喜欢越过将领,去直接干涉具体行动。
在赵璩看来,这群混蛋不自知是一方面,更大的原因还是他们虽然瞧不起武人,却渴望能获得战功。
那可是彪炳史册的无上荣耀,尤其是由一个文人来完成。
所以你说他想打胜仗么?他想,他甚至比那位主帅还要想。
可问题是他干出来的那些事儿,却尽是些混账事。
所以,赵璩确实是利用紧急出兵的机会,故意漏过了这一环节。
当时“偏殿议政”,当场拍板,当场下令,众宰执也没反应过来。
等到军令正式发布,他们才发现赵璩的“一切从简”,简去了太多的东西。
关于帅臣的问题,他们也不想太深究了。
因为这也是官家军制改革的一个部分,只是正在推行当中。
那就是虽然仍由宰执们公推,天子点选,但兵事须由武将统军,公推也是只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