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凡窝在沙发上,不一会儿两姐妹换好衣服下楼,姜甜甜泡好一杯茶端过来,放在他面前。
姜丽丽则去厨房,准备晚餐。
这时候已经4点多钟,也快到了吃晚饭的时候。
姜甜甜没去帮忙,而是忙着收拾屋子。
三人各司其职,尽显默契。
陈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听着话筒里何青生的呐喊,“你舅舅现在到了什么地方?能不能联系上他?
我听说,他和邮电部敲定的付款方案中,最优厚的一款,是先安装设备,从设备安装使用之日起,一年后付第一笔款,总共分五次付清,六年后,只需要每年支付不多的一笔维护款就行。这个是不是真的?”
陈凡端着茶杯没动,眼里闪过几分惊讶,“6年付清、而且没有预付款,安装一年后才收第一笔款?”
何青生,“对啊,不过用这种支付方式,价格还要稍微高一点,总价起步就是500万美元。但是按照这种方式,一年只需要100万美元就可以。
100万美元虽然不少,可是给进出口公司压一压担子,多组织一点商品去广交会,还是能解决的,最少也能解决七八成。
而且还有我们作协现在推动的文学创汇,多了不敢说,一年三五十万美元应该没问题,毕竟有你在,你一个人就能解决掉一半,所以100万美元的外汇额度并不算困难。
反过来,若是能利用好这种付款方式,就能让江南省提前跨入通信现代化,哪怕只有一个省城,也很有意义啊!”
听到这话,陈凡不觉有点小小的尴尬,用上程控交换机就跨入通信现代化了?
不过想想现在老百姓心中的理想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又觉得很合理。
等何青生说完,陈凡才放下茶杯,轻声说道,“何叔,您先别激动,老舅现在在什么地方,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估计是在为了设备的事情奔波。
这样,别的不敢说,我只能保证,江南省的名额,只在京城和上海之后,可以吧。”
除非是地方政府自己想办法出资解决,否则都以这种方式订购的话,京城毫无疑问要排在第一位,而上海在本世纪上半叶,一度是亚洲最大的城市,经济意义非同一般,在“特区”的概念还没有提出来之前,这里也是需要首先考虑的地方。
满足了这两个城市之后,才会轮到其他城市。
陈凡给出这个承诺,足以让何青生安心。
果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