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山对于这些,可谓是深感兴趣,听得也很仔细。他明白姬水尹老人这么做,肯定是在有心地点拨于他。
这样的机会,不管是对他,或是对任何一个人,肯定是极为不易的天赐良机。
以前的他,所接触的层次有限,所以对于很多的东西,他是茫然不知。
而现在,既然有了这样的大好机会,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就是出于这种想法,王宝山为了更好的领悟,特意取出了笔墨纸张,针对性记录起了姬水尹老人的话语。
他这些样的好习惯,不仅没有被姬水尹老人取笑,反而受到了的极大赞许。
为了方便他记录,他老人家还有意地放缓了语速,逐字逐句地慢慢分说。
就这样,他们二人,一个人长篇大论,侃侃而谈;一个人则洗耳聆听,仔细地记录造册。
那场面,很是维和,很是惬意盎然。像是勤奋好学的学生,正在仔细听着老师的教诲,遇到奥妙之处,虚心地做着笔记。
此时,清晨的山风,幽幽地拂过,裹带着他们身旁的火堆里,几朵渺小的火苗,在即将熄灭之际,又重新地摇曳纷乱了起来。
但王宝山的注意力,全在姬水尹老人的话语里,对于其他的事物,他却是全然不觉。
这也只能说明,那姬水尹老人的话语,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不凡的地方。
他老人家,通过自己简单易懂的语言,为王宝山展现出了一副:浩瀚无边的道意画卷。
那画卷里,藏匿着无数的修行之人们,终其一生,都没能领悟的悟道之法。
这是何等的机缘,让王宝山是如获真章,深感荣幸。他沉浸其中,惊喜的心情,是久久都不能平静。
自古云:道法如一。
浅而言之,道者道法,首先要理解道的机要原理,与道的法门所在。
机要原理与法门,都源自于修行领悟之中,所有的修行方法,必须以机理,及法门为指南,循循俱渐,道法才能不断地完善。
故而,学者只有通过修行,与道之机理、法门,相互印证,合二为一,反复去证悟,才可得道法之精蕴,而直达上乘之境界……
姬水尹老人说到此处,忽然顿了顿,兴许是他老人家,有些口干舌燥,并自顾自地取出了酒壶,打算喝酒解渴。
可酒到嘴边,他老人家却是没有喝下去,只是闻了闻,就放下了酒壶。
一旁的王宝山,心领神会,赶忙拿来清水,供其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