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敦煌壁画也是时代条件下,不断的变化发展着,其上大致可分为五个风格。
早期是十六国还有北魏。
那时候的感情丝毫不含蓄,感情强烈外露,人物动态明显而又夸张,以劲细线条勾勒并且注重晕染的表现方法,还用上了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的形式,明显是带有异域风格。
像新疆的绘画风格,譬如那275、254、257等窟,正是这种风格。
接下来就是北周风格。
北周与十六国还有北魏的风格相比较,有两处变化,其一是西魏时期的“秀骨清像”式造像风格一种为面相浑圆、身体丰壮的风格所取代;
其二就是千佛力面积增大、佛传、本生故事早先是放在重要位置,即墙中部的位置,现在被移到次要位置的窟顶。
根据时期变化,变相交代北朝晚期佛教艺术传播方向的改变,也表明中原佛教在逐渐成熟,向四周传播发展的一个趋势。
北周当时都是大型本生以及佛法故事连环画,都是用白壁作为底的,以流畅的线描勾勒国,造型虽然简单却是无比生动的。
色彩方面也是属于清淡雅丽,有的肌肤虽说作立体晕染,能看到西域绘画的遗风。
可是就整体而论,无论经是外观形象,还是艺术风格,都已经是汉族传统绘画的面貌了。
到了后世唐朝,就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了。
因为唐朝从各个方面来说,已经变得比较成熟稳定了,而且当时的唐朝历经第二个皇帝太宗皇帝的时候,就有“贞观之治”一说。
到唐朝的时候,整个世界“阅历”丰富了,人民生活好些了,有了闲暇,题材也就多了。
有净土变相、经变故事画、佛、菩萨等相,以及供养人。
净土变相的构图利用建筑物的透视,从而造成空间既深且广的印象,如今这类复杂又丰富的画面仍然是非常完整的。
对于绘画艺术发展来说,属于一重要的突破,向来为后人所摹仿、复制且长久流传。
经变故事画以0窟和335窟中的图像为代表,其上的内容丰富而且多变,场面以及情节真实而有趣。
绘画以及雕刻的佛、菩萨等像在唐代的佛教美术中是一重要的创造。
相较于前面几个时期,唐朝所呈现出来的像,他们的动作、神情更加多样化。
甚至开始出现坐、立、行走、飞翔中的生动姿态,美轮美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