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化被动为主动,不仅此战必胜,更可一举将孙策斩首!”
黄忠陷入了思忖,刘晔和郭嘉的两个策略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想要通过六安那边打开南下的通路,但明显郭嘉的建议更为稳妥一些,且更多考虑是舒城之危,毕竟王政此时正在城内,而刘晔的策略有一定风险性不说,且更多放在了如何消灭孙策军的层面上。
半晌,黄忠望向刘晔沉声道:“合肥乃是重镇,想必孙军兵马不少,若是强攻恐难克复。”
“自然不可强攻,”刘晔笑道:“吾料徐州援军赶来的消息,用不了多久,孙策定然就能知晓,并且之后的动向,也未必能逃的过他的耳目,在下方才已经说过,六安和皖城很大可能乃是孙策故意示与人前的两个诱饵,将军若去攻潜县,孙策必然以为目标是在六安,那么皖城以及合肥两处必有动作;将军若去攻皖城,则换成了合肥和六安生出应变,此兵法虚实之道也,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虚实实,互为虚实,而咱们的应对之策,同样是在化虚为实,也故意示与他看...”
黄忠顿时醒悟,说道:“先生的意思是,我军的目标是合肥,却故意做出攻打潜县意在六安,便是孙策生疑,也更多会以为咱们的真正目标乃是皖城,从而判断错误。此为先生的‘化虚为实’?”
“不错。”
刘晔道:“徐州军的人马如今大半集结于六安城下,将军这一路人马不多,若按常理而论,断无舍近求远,舍易取难,弃六安而取合肥的道理,孙策便是想到将军这路可能会声东击西,更多也只会考虑到皖城这边,此为出奇制胜。”
黄忠点了点头,却见刘晔突然道:“不过此计若要成功,却有一处妨碍。”
“什么妨碍?”
“在下方才便说了,”
刘晔沉声道:“贵军三路人马的附近,孙策早已安排了哨骑,遍布眼线,且潜县、六安去往合肥的必经之道都在孙策军的手中,将军麾下人马虽然不如吴将军部,毕竟也是数千大军,又该怎么遮掩声息,瞒过敌人的耳目?”
这一点刘晔一开始便考虑到了,哨骑探马其实最难对付,人数不多机动性强,还可能乔装平民,只要有一两人守在道路要口,大军过境便绝难瞒过,便是刘晔自负才智过人,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他却不知在徐州军这里,这一点恰恰不是问题!
却见黄忠听了之后,先是一怔,旋即仰天大笑:“此事好办。“
迎着刘晔讶然投来的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