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觉心疼,一旁的副将连忙开解道:“这个结果已算是理想的了,若非将军巧用计谋,令城中兵力不足,咱们又早有准备,趁机先夺取了一处城门,放下吊桥,恐怕单是要度过临湘的护城河,都要付出这般的代价,将军且想想,当年攻临淄时不正是如此么?”
这么一说徐方心里好受点了,是啊,若是守军兵力充足的情况下,不给他们欺近的机会,恐怕攻城的代价会更加惨重,甚至有可能旷日持久,“这倒也是。”
“不过对此战,末将还有一点疑问,想请教将军。”
“什么疑问?”
“将军用一头青牛引发了这场胜仗,奇思妙想,实令末将佩服。但是这种计谋太也罕见,近同儿戏。难道将军就不怕敌人疑心,不肯上当?”
“越是匪夷所思,越是会容易让人相信。”徐方微微一笑:“其实,这头青牛最多算是个引子,即使张羡不肯相信,但是只要我营中火起,就足以诱其出城。”
见副将犹自疑惑,他耐心解释道:“张羡已成阶下之囚,犹自认为非战之罪,是众人误他,此大谬也,他任长沙太守多年,积威甚深,若是真看出了此番营啸乃是本将之计,岂会中之?”
“说白了,越是骄傲自信者,便越不愿自承己过,更接受不了失败,他自己的内心深处,便极为迫切地想要打一场胜仗,挽回声望,所以本将断定,只要我营中火起,装出自乱夜惊,临湘军定会来袭!”
简而言之,徐方的这个计谋是抓住了张羡急于“将功折罪”“报仇雪恨”的主观心态与临湘军骄兵悍将、不擅长应对败局的客观表面,因此虽然看似儿戏,但是却一举奏效,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副将大是佩服:“将军用兵,真出神入化。”
对这一记马屁徐方却是不置可否,只是问道:“捷报可送出去了?”
“方才信使便已出城了。”副将道:“我军已得临湘,然则如今文聘屯重兵在汉寿,相隔不足百里,且武陵,南郡等地的荆州援军还络绎不绝地正赶往前去与之会师,将军,咱们下一步的行止该当如何?”
“眼下主要便是防范颔首的文聘军了。”
徐方沉声道:“临湘,既是长沙首府,又是进入南郡的咽喉要道,此兵家必争之地,文聘断然不会坐视这座城池落入我军的手里,肯定会来与我相争!”
“本将在送去南昌的告捷军文中,已经写明,请将军速遣兵马来援,或进一步再夺临沅(后世的湘省常德),或暂时先据守临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