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
献给我曾经的青葱岁月,
献给我的教师梦,
献给我曾经的执教岁月
——题记
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教师这个行当开始感兴趣。
依稀记得,应该是在中学时代吧。
后来,也许是因为执着于少年时代的梦想,也许就单纯的是因为高考成绩的不理想,最终就真的选择了师范。
记得在98年前后,国家推出了所谓的“双向选择”政策,已经记不清具体的内容,依稀记得,就是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能够彼此选择,多了一个录用的考核,笔试也好,面试也罢,总之,不再像原来一样,拿着派遣证到单位上班。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确是比较兴奋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的的确确有很多毕业生拿着派遣证到了一个自己不感兴趣的岗位,一干就是十几二十年,从此泯然众人。
学生处的就业老师在谈到就业时候,往往带着一种兴奋,告诉那些即将迈出校门的学长们:这对你们来说,是一种机会,多了一个选择,意味着你的工作可能更符合你的兴趣和专长。
到了我们要毕业的时候,就业指导课内容已经变成了:你们现在不要好高骛远,要学会骑着驴找马——其实大家都明白,不要挑单位,只要能找到差不多的一个单位,先做着,再去找新单位。
恐怕,这是80后群体的一种悲哀——在我毕业四五年之后,在一次同某市教育界前辈谈起工作,谈起大学生活的时候,那位前辈说了这样一句话:时代的政策,要一代人来买单,在你们这群人里,很多精英失去了人生际遇。当时的情况是,我去求职约定的那天,下着小雨,而对我这个农村长大的泥孩子来说,顶风冒雨属于家常便饭,而恰恰是顶风冒雨这四个字,让这位前辈念念不忘,他总是说,你们这一代人很多人已经 没有了契约精神。
我想说的是,国家的一个政策,影响了一代人的毕生际遇。
今天,就在几分钟之前,我看到一则消息,省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由省厅和市局相关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倍于师范生数量。
看到这则消息,我不知道应该哭还是应该笑。
对我们这些曾经挣扎在教育边缘的师范毕业生们来说,这则消息迟到了十余年,在这十多年当中,多少人挣扎在走或者留的边线,多少人仰望着教师岗位,多少人至今仍然在梦中站在三尺讲台......
哭也好,笑也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