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座长安城,乃至于大半个华夏文明的高度关注下,这场华夏历史上首次科举,也终于拉开帷幕。
从天下各地赶来长安,报名参加本次科举的各学派文士,带着自己对未来最美好的祝愿,走进了内史属衙为自己安排的考场。
——考场外,北军将士负责维护秩序和治安,几可谓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除了背对考场,板着脸站岗、巡逻的禁军将士,便是早早赶来,次序走入考场的考生;
以及或焦急、或期盼,或看热闹般踮起脚尖,在考场外看热闹的人群。
考场内,已经入场的考生们,就像是落在围棋棋盘上的一枚枚棋子,坐落于网状棋盘格当中,静静等候着这场聚集大半天下人关注的考试开始。
随着考生们逐渐走入考场,本就不算轻松地氛围,也逐渐带上了一股让人疑惑地肃杀之气。
“陛下说,等天下人都习以为常,科举,便会成为文人彼此‘征伐’的战场;”
“本还不怎信的……”
感受着空气中,那明显令人感到不适的淡淡火药味,汲黯如是想着。
——作为当今刘荣的太子宫班底当中,如今最受刘荣信重、最为刘荣亲近的那一个,本次科举,汲黯也不可避免的,被安了个‘监考’的差使。
说是监考,却与后世人印象中的监考有大不同。
在后世,监考老师要做的,除了为考生分发试卷,并将领导下发的通知宣读给考生,还有不断在考场内巡逻,以防考生作弊。
但汲黯这个监考,或者说是分考场主考官,却根本不用考虑这些。
——试卷,是由军士发放的。
巡逻,也是由军士负责的。
汲黯要做的,是整个分考场的统筹规划,以及掌控大局。
比如此刻,考生虽然全都来齐了,但汲黯却并没有急于下达指令,而是十分耐心的等待起了最终时辰。
汲黯不发号施令,底下的官员、军士们自然也不敢自作主张。
于是,官员们就只能也学着汲黯,做出一副闭目养神的姿态,好似是生了某个考生的气,就顺带着不搭理任何一位考生。
反倒是负责干体力活的军士们,在愈发诡异的氛围当中,不断在行走、游荡在考场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军士们看向考生们的目光,也是愈发的不善了起来。
而汲黯看着这一切,目光中,却是流露出另外一丝了然、洞悉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