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无数的读书人士大夫们,愿意变法革新的少,因循守旧的多;
这些愿意变法的人,往往忽略实际而高谈阔论未来的路是一片坦途;
因循守旧的人,则不顾及事实,希望万世不移之法能够万世永昌。
但是,这些从科举中考出来的人中龙凤的士人们,真的不知道,忽略了现实就一定会迷茫,道路断绝,因循守旧只能等到灭亡的道理吗?
不可能的,都是自己骗自己罢了!
多少朝代兴盛和灭亡了,历史的教训就在史书写着,历史长河,看着后人一遍又一遍的犯着过去已经犯过的错误。
自己骗自己,只不过是无能为力罢了。
谁有能力?一个强力的皇帝、一个高效的朝廷,这就是力量集中的具体表现,只有把力量集中起来,才能做事。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的凝聚力量。
“申巡抚果然年轻,有冲劲儿!”朱翊钧对这篇十分无聊的政论文,做出了自己的点评,他很乐意甚至希望看到这种思考,越多越好。
指望朱翊钧一个人,让大明再次伟大,是一种奢望,众人拾柴火焰才高。
“申巡抚提出了问题,但没提出解决的办法啊。”冯保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朱翊钧笑着回答道:“他不是说了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还很长很长,在前行的路上会遇到无数的挑战,需要脚踏实地,而且坚定的向着目标前进。
“这不是说废话吗?”冯保挠了挠头,申时行看似什么都说了,但好像什么没说。
朱翊钧笑着说道:“他这篇政论奏疏本身都是废话,不谈正事的政论,本来就是在说废话,拿去发邸报吧,头版。”
朱翊钧让申时行上头条,里面关于新旧更替的讨论,对大明国朝具有意义深远的指导意义。
尤其是在维新的过程中,如何把持好其中的度,既不损失核心价值体系,又不因为因循守旧阻碍新的共识形成。
这里面的度,轻了没用,老旧的腐朽的核心价值体系会把整个大明带入深渊,重了会出现道德危机和过多的混乱,撕裂加深,各个阶层的矛盾,会在激烈的冲突之中,毁灭彼此。
“倒也不全是废话。”冯保领旨办差,他觉得申时行说的不是废话,奏疏里的内容,对大明有着重要意义。
这些高屋建瓴的话,究竟是不是废话?可能要交给时间去检验了。
马丽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